由科研成果(近五年)转化而来的实验教学内容
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师利用科研成果的转化,实现实验课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创新。在创新性、综合性实验项目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实验内容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有效结合,这一系列具有明显亚热带资源特色的实验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及创新能力。多年来,中心将教师获奖和主持的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多项研究成果转化为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生物转化法生产L-丙氨酸"、 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成果等。
由科研成果(近五年)转化而来的实验教学内容
序号 | 虚拟实验项目 | 依托科研项目和成果 | 实验类型 |
1 | 啤酒发酵工厂三维虚拟仿真实训 | 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综合型成果转化 |
2 | 生物制药工厂三维虚拟仿真实训 | 生物反应法生产L-丙氨酸,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综合型成果转化 |
3 | 总RNA提取及RT-PCR虚拟实验 | 拟南芥中受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诱导(或抑制)的非编码RNA的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4 | 免疫印迹技术虚拟实验 | 国家973计划:高淀粉含量和低淀粉含量木薯的淀粉形成和积累的差异性机制(2010CB126601,2010-2014)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5 | 基因工程虚拟实验 | 拟南芥中受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诱导(或抑制)的非编码RNA的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6 | 原核生物基因组DNA的制备 | 玉米骨干亲本光周期钝感基因发掘与利用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7 | SDS/酚法提取基因组DNA | 草酸青霉纤维素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8 | CTAB法提取植物基因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paB控制分泌蛋白的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9 | DNA琼脂凝胶电泳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个新的III型效应物基因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0 | 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1 | DNA片段的体外连接 | 草酸青霉纤维素酶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2 | 基因PCR扩增 | 玉米骨干亲本光周期钝感基因发掘与利用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3 | 紫外吸收法测定DNA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个新的III型效应物基因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4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重组 | 拟南芥中受十字花科黑腐病菌(Xcc)诱导(或抑制)的非编码RNA的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5 | 质粒DNA的小量制备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6 | 重组DNA分子的转化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HpaB控制分泌蛋白的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7 | 琼脂糖凝胶中回收并纯化目的DNA片段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VI型分泌系统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
18 | 目的基因的诱导表达 | 十字花科黑腐病菌一个新的III型效应物基因的功能鉴定 | 基础型自主开发 |